草根之明

管理及技术博客

0%

项目范围的分解及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WBS)是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项目要素进行分组,它归纳和定义了项目的整个工作范围及下级层次,在项目管理实践中,WBS是最重要的内容。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重要基础。项目范围是由WBS定义的,所以WBS也是项目管理的一种综合工具。

具体来说,工作分解结构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这些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止。即:项目–任务–工作–日常活动。

工作分解结构把项目分成较小、更便于管理的多项工作,每下降一个层次意味着对项目工作有更详尽的说明。属于工作分解结构底层组成部分的计划工作被称为“工作包”,可以安排到进度表中,估算费用并进行监视和控制。工作包被定义为可以分配给“工作中心”来计划分解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工作包是工作分解结构的最底层,它由一些短期任务组成,这些任务已经规定好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配好成本,并且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

工作分解结构的主要作用

  • 反映项目目标
  • 反映项目的组织结构图
  • 建立工作标准
  • 提供项目信息
  • 改善整个项目的信息交流
  • 说明控制项目的方法

运用工作分解结构的基本步骤

  1. 先明确并识别出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即明确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
  2. 确定每个可交付成果的详细程度是否已经达到了足以编制恰当的成本估算和历时估算的要求。若已达到,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三。
  3. 确定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元素。组成元素应当切实的,可验证的结果描述,以便于进行绩效测量。
  4. 核实分解的正确性。
  5. 制定工作分解结构词典,进行工作编码。
  6. 要求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审阅和评估工作分解结构。
  7. 根据工作分解结构开始项目的各项计划工作。

制作工作分解结构的基本方法

基于可交付成果的划分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划分:

  • 基于可交付成果的划分:上层一般为可交付成果的导向,下层一般为可交付成果的工作内容。
  • 基于工作过程的划分:上层按照工作流程分解,下层按照工作的内容划分。

创建WBS时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 某项任务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且只应该在WBS中的一个地方出现。
  2. WBS中某项任务的内容是其下所有WBS项的总和。
  3. 一个WBS项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即使许多人都可能在其上工作,也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其他人只能是参与者。
  4. WBS必须与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方式一致。
  5. 应让项目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创建WBS,以确保WBS的一致性。
  6. 每个WBS项都必须文档化,以确保准确理解已包括和未包括的工作范围。
  7. WBS必须在根据范围说明书正常维护项目工作内容的同时,也能适应无法避免的变更。